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田小麗)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電力行業將成為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關鍵。發電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單一來源,占2022年全球能源相關排放總量的1/3以上。截至2022年,電力行業約3/4的排放來自煤炭,近1/4來自天然氣。
《藍皮書》指出,電力行業是世界上第一個需要脫碳以實現凈零排放的行業,因為它有助于開啟其他行業的清潔電氣化。電力行業的排放量還沒有下降到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所需的水平,電力行業需要在2040年之前從排放最高的行業轉變為第一個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行業,這樣世界才有機會在2050年實現全行業的凈零排放。已經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挑戰,電力行業脫碳是實現快速減排的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徑之一。
《藍皮書》表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和投資力度仍無法支持全球如期實現氣候目標。國際能源署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需要在21世紀20年代翻一番;如果實現1.5℃溫升控制目標,投資額就要增加兩倍以上。若要實現氣候目標,必須密切跟蹤電力轉型,必須用清潔電力來滿足需求的增長,以取代化石燃料,降低排放,這是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關鍵。
據了解,《藍皮書》聚焦2022年世界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市場和可再生能源的整體發展情況,著重對其發展過程中呈現的特點,從影響因素、各相關表現和未來變化趨勢等方面進行梳理,并對影響能源市場發展的重要事件和區域進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2023年世界能源供需和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同時對中國能源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對中國能源各領域的發展戰略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