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時間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維薩卡帕特南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4屆執行理事會上,2023年(第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千年流淌潤良田 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4項

2023-11-05 08:17:0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千年流淌潤良田 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4項

灌溉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時間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維薩卡帕特南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4屆執行理事會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我國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江蘇洪澤古灌區、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等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4項。

七門堰是安徽舒城縣境內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最早創建于西漢,距今2223年。歷代廢而復修,多獲灌溉之利。新中國成立后兩次整修、擴建,使灌區發揮巨大效益,目前灌溉農田20萬畝。七門堰灌溉系統利用濕地形態,“串蕩成渠,連塘為蓄”,串聯十五蕩,形成輸水干渠,疏浚塘、蕩、溝、渠,串聯互通,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逐步形成功能強大的調蓄機制。各工程節點之間有機配合,展現了樸素的系統工程思想。

洪澤古灌區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境內,西依洪澤湖大堤,東至白馬湖,北臨蘇北灌溉總渠,南至淮河入江水道。灌區為蓄水型灌區,由蓄水、取水、輸水和排水工程組成,控制灌溉面積48.13萬畝。洪澤古灌區源于破釜塘,始建于公元199年,灌區擋水工程洪澤湖大堤是在用的古代最長堤壩,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作為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霍泉形成于距今約25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泉水出流量大而穩定,水質優良,具有開發利用的優良條件。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縣,自唐貞觀年間開始便有明確記載,在長期的開發利用實踐中,建立了以地畝為基礎、以水戶為單元、各渠相對獨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以及以用水公平為核心的較為穩定的渠冊和夫簿制度,并創造性提出了基層管理中相對公平的原始的水權制度,被譽為“霍例”,沿襲使用一千余年。目前,工程灌溉總面積為10.1萬畝。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陽縣境內,包括石枧堰和遠陂堰兩座古堰。據文獻記載,石枧堰至遲公元931年修建,遠陂堰至遲1226年修建。兩座古堰至今仍發揮著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多方面功能,灌溉面積約3.5萬畝,是我國古代大規模砌石結構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兩座古堰屹立千年沿用至今,得益于其科學的設計建造技術和管理歲修制度。白霓古堰的選址都位于河流寬闊地帶的河道基巖上,基礎穩定,并且通過斜向布置增加攔河堰的長度,提高了溢洪能力,降低堰上水位,減小洪水對古堰的沖擊。古堰的建造工藝和材料也逐步提升,最初堰體為草木結構,后改為干砌條石結構,之后又輔以石灰黏結勾縫,鐵閂鐵錠聯結固定,使古堰結構成為一個柔性的整體,增強穩定性。自古以來,白霓古堰就有著完善的管理和歲修制度,設有堰長、渠長等專管人員,制定了堰規、堰簿等管理規章制度,明確規定了泄水孔的開閉時間,為堰體及渠道的維修檢測提供保障。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優秀的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今年與我國4項遺產同時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印尼、伊拉克、日本、泰國、土耳其的15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159項,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個國家。

(本報北京11月4日電 本報記者 陳晨)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翁源县| 新乡市| 民县| 佛冈县| 始兴县| 聂拉木县| 沧源| 佛山市| 清新县| 闵行区| 太谷县| 内丘县| 荃湾区| 阿图什市| 当阳市| 偃师市| 天峨县| 北辰区| 泰顺县| 阿图什市| 西乡县| 崇文区| 关岭| 洞口县| 息烽县| 永城市| 新乡县| 永丰县| 兴安县| 鹤岗市| 循化| 河池市| 海阳市| 台安县| 宜章县| 神木县| 灵石县| 正阳县| 枝江市|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