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北交所開市兩周年:服務中小企業 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

2023-11-15 09:44:00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黃盛)今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迎來開市交易兩周年。兩年來,北交所圍繞“打造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市場定位,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以關鍵制度創新為突破,持續完善市場功能,優化市場生態,發揮市場特色,維護市場穩定健康運行。

北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29家,總市值超2800億元。其中,中小企業占比81%,民營企業占比88%。此外,2023年前三季度,近9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2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五成;六成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16家公司增幅超五成,17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五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多位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北交所開市兩年來逐步成熟,市場保持平穩運行,基礎制度“四梁八柱”搭建完成,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不斷強化,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企業、制度、文化和生態等要素不斷集聚,改革建設初見成效,未來還將加打造股、債、基等“全產品”協同發展的市場格局,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打造全鏈條服務中小企業體系

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型對接實現破題,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核制度平穩推出,暢通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優質企業到新三板的便捷通道,優化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至科創板、創業板的機制安排……開市兩年來,北交所逐步完善了全鏈條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體系,與滬深交易所的科創板、創業板形成錯位發展格局,引導著更多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聚焦。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北交所定位于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為上市企業提供了更加便利、更為多元的融資渠道,企業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融資需求更好地得到了滿足,逐漸發展成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標準化融資平臺。北交所上市門檻相對較低、準入條件更為寬松,與科創板、創業板保持一定差異,且審核效率較高,首次發行比例更加靈活,為企業股份一次性被稀釋減輕了壓力,轉板機制實踐較為成功,成為轉板示范。  隨著北交所轉板細則的落地,與科創板、創業板等轉板上市通道打通,并開展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對接,為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打開多元渠道。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針對中小企業的服務突出了精準、普惠的特點。比如,適配中小企業發展需要和中小市值股票特點,提供多元化的融資品種、融資方式和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實施做市交易和融資融券機制,設置更加靈活的股權激勵安排。兩年來,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累計融資超470億元,平均每家融資2億元左右,體現了普惠金融理念。北交所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八成以上投向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幫助企業“快速融、解急需,按需融、辦大事”。

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

北交所數據顯示,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資者總數達617萬戶;10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主動披露三季報;二級市場表現有所改善,日均成交額同比增長近三成;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場機構普遍加大展業力度,多家北交所龍頭公司獲基金持倉金額超億元。

 不斷擴容的背后是北交所自開市以來,頻頻推出改革創新舉措,推動形成了一個各主體積極參與、各要素均衡發展、各方面協調聯動、健康可持續的市場生態,發揮出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作用。

據北交所介紹,北交所以政府債券為突破口,實現了債券市場起步,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實現常態化發行。今年10月20日,北交所以參與承接企業債業務為契機推出信用債產品,搭建了債券市場基礎功能與業務框架。截至2023年11月14日,北交所累計發行國債、地方政府債券4.25萬億元,助力政府債券擴投資、促消費、穩就業等功能發揮;已受理14個公司債券(含企業債券)項目,計劃發行金額287億元。

此外,北交所還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從投資端、交易端、企業端、中介端、產品端等各方面推出了一攬子改革創新舉措。

截至2023年11月14日,已經落地了優化“掛牌滿十二個月”執行標準、簡化掛牌公司申報上市的輔導備案要求、取消發行底價要求、支持科創板投資者直接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允許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二級市場交易、擴大做市商隊伍、優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降低交易經手費收費標準、修訂《轉板指引》、提高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北交所業務專項加分、優化新三板分層標準、落地公示審核制度、推出信用債等14項改革舉措。

田軒認為,在我國資本市場已初步形成的“1+N+X”政策體系框架中,北交所成為轉板的樞紐與核心,在堅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底層邏輯下,北交所為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打開了多元渠道,促進多板塊上市資源有效流動,為處于多個不同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融資服務。在此基礎上,北交所與其他市場改革齊頭并進,并加強與其他市場板塊的協同效應,充分釋放市場價值發現功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 推進中國資本市場體系邁向更規范、更高效、更成熟的新發展階段。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活躍資本市場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北交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4日,在22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91%,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近五成;8家公司被評選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5家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4.46%,是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擁有19項有效發明專利,是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水平的2.24倍。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按照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要求,把質量第一、質量優先的理念貫穿到發行審核、持續監管全鏈條各環節;著力引進一批創新成色足、成長性強、投資者認可的優質標的,加快推出首次公開發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制度。

上述負責人也認為,北交所高質量發展是市場各要素的均衡發展。北交所建設過程中,將努力加強投融資兩端的統籌,進一步加強投資端建設,積極推進公募、私募及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更多地方設立專項基金參與市場建設;進一步研究優化北交所發行定價及配套制度安排,健全對發行人、大股東、承銷商等有關主體的約束機制,促進一二級市場的良性互動與可持續循環;進一步豐富北交所指數體系,引導基金公司加大北交所基金產品供給,加快形成股、債、基等“全產品”協同發展的市場格局。

田軒建議,聚焦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進一步豐富北交所發行條件,提高北交所發行端的包容性,加速高質量創新型企業的上市節奏,盡快形成更大的市場規模;根據不同的投資品種,設置不同等級要求的投資者門檻,從資產規模及投資經驗等角度對投資者進行區分,進而對投資者進行結構性優化,持續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場;在此基礎上,建議研究推出北交所主題的創新性投資產品,促進北交所對外開放;同時,加強引導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充分發揮做市交易積極作用,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通许县| 南川市| 扎囊县| 乌海市| 宜宾市| 水城县| 漳平市| 景德镇市| 巨鹿县| 房产| 新巴尔虎右旗| 天柱县| 马龙县| 全椒县| 板桥市| 济宁市| 招远市| 濉溪县| 凤阳县| 逊克县| 当涂县| 清流县| 江达县| 姚安县| 宾川县| 佛山市| 雷州市| 南陵县| 顺昌县| 新平| 乡城县| 巴马| 中方县| 北票市| 青浦区| 镇原县| 兰溪市| 桓台县| 赣榆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