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歐陽易佳)記者從全國草原保護發展改革試驗區建設暨治理超載過牧現場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我國草原生態質量顯著提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縮減5000萬畝,年鮮草產量超過6億噸,草原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十四五”以來,草原改革發展持續深化,草原資源保護能力不斷增強,全國共查處各類破壞草原案件近3萬起,啟動治理超載過牧專項行動,重點省區牲畜超載率逐步下降,草原初步實現了休養生息。草原修復治理明顯加快,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年均草原修復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我國草原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約5萬億元。草種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制定林草種苗發展規劃,建設草種繁育基地60萬畝,多年生生態草種供給能力達到2.5萬噸,草種供給不足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草原政策和技術支撐體系不斷完善,1600萬戶農牧民獲得穩定的政策性收入,草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越來越多農牧民在“三北”等生態工程中受益。
據了解,目前我國草原保護修復形勢依然嚴峻,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占30%,局部超載過牧問題仍然存在,草原和草業發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負責人表示,我國草原面積居世界第一,草原擴綠提質空間大,草業發展前景好。“十五五”期間,我國草原工作將以擴大草原數量,提高草原質量,盤活草原存量為目標,堅持擴綠、護綠、興綠并舉,加強草原工作頂層設計,編制草原保護修復和草業發展規劃,用林草覆蓋率科學評價國土綠化成效;深入實施“三北”“雙重”重大工程,加快三北地區和青藏高原草原修復治理,啟動實施草原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草業;推進超載過牧治理,嚴厲打擊毀林毀草行為,完善基本草原和要素保障制度,筑牢我國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