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喬雪峰)“當前,中國-東盟工業合作已從簡單的貿易往來,升級為多層次、寬領域、深層次的產業共同體,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核心引擎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7月15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奎在2025中國—東盟國際工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與東盟工業合作已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產業協作格局及產供鏈深度融合的生態,2024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且制造業貿易占比超90%,廣西憑借區位優勢成為重要樞紐,在產業鏈布局、新興領域及政策機制、平臺建設上成效顯著。
劉英奎表示,隨著自貿區升級、全球產業鏈重構、數字與綠色轉型、市場需求擴大、基礎設施改善等機遇的到來,未來智能制造與數字經濟將成為主導,綠色產業鏈突破,產業鏈向高附加值升級,制度型開放促進一體化。
劉英奎建議從政策協調、產業鏈優化、數字與綠色合作、平臺完善等方面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廣西等省區作用,推動合作高質量發展。
中國—東盟產業合作發展促進會常務會長廖斌表示,當前全球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中國與東盟貿易額破萬億美元,本次工業博覽會的舉辦是推動區域產業合作升級的關鍵舉措,促進會將發揮優勢全力支持。
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陸海相鄰的唯一省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核心樞紐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門戶。對此,大榮(北京)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文蕾表示,本次工業博覽會以“數智融合、鏈通東盟”為主題,定于2025年11月22日至24日舉辦,旨在搭建工業出海與跨境合作平臺,打造立足中國—東盟、輻射RCEP區域的國際工業盛會,既是響應國家戰略的實踐,更是深化產業協作的重要舉措。
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詩軍則表示,廣西推出六大務實舉措支持本次工業博覽會的舉辦,一是相關政府部門將組織企業參展并舉辦相關活動;二是各行業商協會積極配合招商招展;三是依托東盟渠道、中國—東盟博覽會資源及本地優勢邀請各方企業參展互動;四是將發動龍頭企業與全國同行對接合作,商機廣闊;五是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有“組合式政策包”等優惠政策,助力企業投資、出海及落戶,對博覽會上的合作項目全程跟蹤支持;六是屬地服務優質。場地、交通、配套設施完善,能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