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保險業協會
東莞市保險行業協會的主要作用是發揮政府與保險界、保險界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保險的行業協調、交流和自律管理;維護會員和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目前,東莞保險業總體呈現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壽險業務逐步回歸保障本源,傳統壽險保費、期繳保費占比逐年擴大;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服務時效、社會責任意識有了明顯提高;業務隊伍整體素質和人均產能逐步提升;依法合規要求得到深入貫徹,行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可持續發展基礎更加牢固。
從今年開門紅的情況來看,東莞保險業發展勢頭良好。1月份共實現保費收入47.15億元,同比增速達36.4%。壽險業務回歸保障特征明顯,傳統壽險產品保費增長強勁,達到了9.66億元,在人身險公司保費總量中的占比提升到了25.17%。個險保費收入20.56億元,同比增長26.17%,提高了8.14個百分點。
在保險消費投訴的問題上,產險的投訴主要是在車險理賠方面。消費者對維修費用或配件價格與保險公司存在分歧。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4S店維修費用和配件價格過高,保險公司對鑒定機構認定的金額不認同等,也存在消費者沒有報案,難以鑒定的原因。因此我們提醒消費者,出了事故后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及時報案,越快越好,這有利于消費者得到賠付。
在壽險方面,投訴比較集中的是銀保渠道的銷售誤導問題。這個問題的發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的確有少數銀保銷售人員在銷售的過程中,沒有按照要求盡到對相關條款進行解釋的義務;還有極少數銷售人員為了完成個人的銷售業績而刻意誤導消費者。另一方面,有相當一部分保險消費者對保險知識及保險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不太了解。
消費者要重視利用保險公司的10天回訪時間進行維權。按照中國保監會的要求,客戶在收到所有壽險產品的正式保險合同后,都需要簽署一份回執。在保險公司收到回執后的10天內,消費者都可以無條件退保,保險公司只收取極少的工本費。這個10天時間,被稱為猶豫期或冷靜期,實際上是給了消費者一個認真研究保險合同并發現問題和反悔的機會。而且,在保險合同生效后,保險公司都必須對客戶進行電話回訪。回訪中一定會詢問客戶是否清楚自己所購買的保險產品,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是否自己親筆簽名,等等。電話回訪過程都會全程錄音。這些措施,就是為了防止“理財變保險”現象的發生。
但現實中,很多消費者沒有重視并行使這些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權利。在10天猶豫期后,有的甚至是一、兩年之后,才提出自己被誤導而要求全額退保。還有一些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過分看重保險產品的投資價值而忽視了自身的風險保障。一些消費者熱衷于“投資回報”,對自己所購買保險產品的保障范圍不關心、不清楚。等到風險發生后,才找保險公司理賠,這時風險已經不在保障范圍里了。
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前,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和產品介紹,做到對保障范圍、免賠責任有清晰的認識。保險合約里都有加粗、加黑的部分,消費者要仔細閱讀后再簽名。簽名確認后就是默認看清楚這些條款了。
二是消費者對回訪一定要認真對待,通過回訪了解清楚產品內容。
消費者在考慮購買保險時,應首先選擇購買保障型險種,如重大疾病保險、意外傷害類保險等以人身為保險標的的險種。然后才是其他如補充醫療型、養老型、分紅型、投資型等險種。在選擇為小孩購買保險時,首先應做好大人的風險保障安排。
人生的不同階段、未來的收入預期及繳費能力、家庭經濟狀況及人口結構等,都對保險險種及繳費形式的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應深思熟慮,謹慎選擇,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產品特點,對不同功能的產品進行恰當的組合和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