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員供養辦法》將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要求,供養最低標準為各區縣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民政局負責人介紹,按照這一要求,特困人員享受到的政府補助至少在1500元。
>>申請條件
非農業三無人員可申請
城市特困人員是指持有本市非農業戶籍的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辦法》規定,政府將向城市特困人員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以及提供疾病治療和辦理喪葬事宜。
同時,對城市特困人員給予教育、醫療、住房等救助。
北京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呂海燕介紹,之前他們曾進行過調研,各區縣按照五保戶的標準進行了初步統計,有600人左右。對于將要受益的特困人員具體人數,仍需一段時間進行審核認定。
>>供養標準
區縣上年人均消費支出
呂海燕表示,按照北京市現行政策規定,目前城市特困人員每人每月可領取低保金(含糧油幫困金)787.5元。
《辦法》提出,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最低標準為各區縣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供養資金在區縣財政預算中安排。
根據規定,各區縣的城市特困人員享受到的政府補助將不低于各自區縣上述數據,且隨著數據逐年變化而變化。
每年第二季度,各區縣民政、財政部門根據該項數據,制定本區縣當年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于當年7月1日實施。按照去年北京市各區縣的數據,呂海燕介紹,今年各區縣對特困人員的補助最低標準約為1500至2400元。
此外,呂海燕介紹,如果特困人員有患大病等情況出現,超出供養標準的部分也將由政府承擔。
>>熱點追蹤
住公廁老太可申請低保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了79歲老人王麗仙睡公廁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
對此,北京市民政局新聞發言人李紅兵昨天下午表示,這一事件首先是贍養的問題,老太太的3個女兒都有贍養能力,首先要解決履行贍養義務的問題。短期內如果出現互相推諉,則需要所在街道臨時安置救助場所。
北京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呂海燕介紹,“要核實子女贍養的能力,如果子女有能力贍養,那么她不能享受政府的供養,可以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若是申請低保,要看家庭的財產狀況是否符合《北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
京華時報記者龔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