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流行“捐獻1分鐘為盲人讀書”,楊瀾何炅等紛紛加入
“你的聲音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看見’?!苯?,微信朋友圈流行起“捐獻1分鐘,為盲人讀書”,引發對特殊人群的關注。
“為盲人讀書”依托微信語音錄制功能,參與者錄制1分鐘書籍朗讀片段,系統將收集所有的語音文件,通過技術分析,最后合成有聲書。目前,已有文化名人楊錦麟領讀《小王子》,主持人楊瀾領讀《再別康橋》。主持人何炅昨天也加入這一行列,“讀得好緊張,跟普通話考試一樣?!彼€不忘通過微博提醒參與者,“最好用電腦登錄微信網頁版,然后拿著手機對著電腦讀,不然微信里說話時取消發送的圖標會擋住書的內容。”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世界超過4000萬視障人群中,中國約有1691萬。近年來,盲人讀書概念逐漸普及,也出現在中國的很多城市。2009年,松江區圖書館的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開放,設置在圖書館一樓專題文獻室內,配有計算機設備、電子有聲讀物和盲文圖書。浦東圖書館盲人閱覽室配備盲人用專用電腦15臺,有專為盲人設計的陽光讀屏軟件和永德讀屏軟件兩種,還配備刻印機、復印機、打字機、閱讀器、助視器、TVC音響等多種盲人專用現代化設備,館藏盲文書籍449種1236冊,有聲讀物458種3545盤,為行走不便的盲人讀者實行定期送書上門服務,被眾多視力障礙者稱為“盲人之家”。
在北京,民間機構“心目圖書館”致力于依靠志愿者為盲人制作有聲圖書。中國盲人出版社年出版盲文圖書僅百余冊,“我們出版的盲文圖書數量太少,根本不能滿足盲人閱讀需求?!薄靶哪繄D書館”的發起人鄭曉潔說,“中國有2000多家圖書館,有100多家設立了盲人閱覽室。可是那里卻很少看到盲人的身影,明眼人的圖書館設施并不適合盲人?!?/p>
中國圖書館學會秘書長嚴向東曾表示,目前國內圖書館都有為特殊群體服務的閱覽室,但真正能被很好利用的不多?!氨热?,一些盲人閱覽室設在高層,這對于明眼人沒有什么難度,但對于盲人,從進圖書館大門,再上樓,過程很復雜,很不方便。一些圖書機構沒有從盲人的角度去設置相關服務?!?/p>
與此同時,“為盲人讀書”等公益性質活動在網絡逐漸興起。去年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之際,豆瓣公益就曾攜手“你是我的眼”民間公益團體,發起“為盲人朋友讀一本書”的大型線上參與類公益活動,最終目標是建立起完全由普通網友發聲的盲人有聲圖書館。談及活動緣起,豆瓣公益表示是受了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一作品的啟發。海倫·凱勒寫道:“在我一生漫長的黑夜里,我讀過的和人們讀給我聽的那些書,已經成為一座輝煌的巨大燈塔,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靈的最深的航道?!?/p>
在豆瓣上,記者還發現了一個名為“Declaimer朗讀者”的小組。這是140多位互不相識的人共同組建并發起的志愿者項目,長期為盲人錄制有聲書。雖然組內帖子里,對朗讀者作出一些基本要求,如普通話流利、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等,但多數參與者都是最普通的網友。或許因此,組內的公告欄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用我們并不專業,卻是最真誠的讀誦與盲人朋友分享我們此時此刻的閱讀,生命因分享而更加完美?!?/p>
除了讀書,幫助盲人看電影也逐漸興起。一批視障人士日前走進上海國泰電影院,欣賞喜馬拉雅FM聯合制片方推出的無障礙版《閨蜜》。為了幫助視障人群欣賞,曾經的電影工作者蔣鴻源七年來堅持寫了80多部電影解說腳本。
■本報記者 李崢 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