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接近財政部人士處獲悉,按照財政部要求,今年全國各地已經啟動省級政府資產負債表的試編工作,包括上海、北京、安徽、湖南在內的多個省份已經開始試編多個市本級和縣區(qū)本級的政府資產負債表。專家表示,這項制度能夠完整反映各級政府所擁有的各類資產和承擔的各類負債,全面反映政府財務“家底”,引發(fā)各界關切的地方債未來將被關進“政府財報”的籠子。
據悉,北京市2013年10個區(qū)縣完成資產負債表的試編;湖南省14個市州本級都開始試編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并選擇19個縣市區(qū)進行試點;安徽省今年將試編范圍擴大到省本級及14個市和部分縣(區(qū)),其中馬鞍山審計局今年還首次開展了開發(fā)區(qū)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的審計工作。
事實上,政府資產負債表的試編工作早已于2011年啟動。消息人士稱,2011年,財政部國庫司印發(fā)了政府資產負債表試編指南,文件不對外公開,僅限于全國財政系統(tǒng),試編工作開展多年一直相當“低調”。“2011年上半年財政部國庫司牽頭,選定包括北京、浙江、江蘇、天津等在內的12個省級政府,2012年從12個擴大到23個省級政府,到今年要求全部省級政府啟動試編政府資產負債表”。
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是權責發(fā)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重要內容,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包括政府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財務報表及其解釋、財政經濟狀況分析等內容。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我國目前公布的財政收支數據是流量,政府資產和負債是存量數據。我國政府擁有龐大的資產,而且政府債務規(guī)模也非常引人關注。如果只公布收支,沒有資產負債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 (下轉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