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戴曼曼報道:在經歷了連續3個月的走低后,9月匯豐中國內地制造業PMI初值再次走高,意外回彈至50.5,明顯高于此前的預期值50。這也意味著匯豐內地制造業PMI值已經連續第四個月位于榮枯線上。
9月匯豐PMI初值喜憂參半
昨日,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意外錄得50.5,高于此前預期的50,較8月終值50.2略高。對此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匯豐PMI的反彈,意味著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暫時緩解。
不過,這一數據仍然喜憂參半,其中,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快速增加,但9月制造業就業分項指數初值下滑至46.9,創下五年半最低。
對此,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盡管制造業經濟活動有企穩跡象,復蘇勢頭并不穩固,但就業與價格走低,顯示未來經濟增長仍有顯著下行風險。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分析稱,新訂單反彈可能與定向穩增長和外需改善有關,“總需求改善帶動生產指數好轉,企業采購略有增強。”對于購進價格和原材料庫存的繼續下降,他表示可以反映出企業對經濟改善存在疑慮,補庫意愿不強。
房地產疲軟成最大不穩定因素
近日來,不斷有消息傳出四大行有望放松首套房的利率政策。昨日,屈宏斌在點評9月的制造業PMI數據時也表示,房地產業疲軟仍是增長的最大不穩定因素,“依然預期央行出臺進一步的寬松政策以鞏固經濟復蘇”。
中信證券的研究團隊也指出,房地產是短期經濟最大的風險點,未來可能出臺的政策包括繼續鼓勵自住型需求,降低改善性需求門檻,支持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等。中信證券預計政府會加大穩增長力度,改革也將同步提速。
在央行兩次定向降準,一次定向降息和派發5000億元的SLF之后,是否會有新的寬松政策出臺?管清友則表示雖然經濟內生下行壓力不減,但是總量寬松卻難以出臺,“定向穩增長依然可期”。
據悉,中國9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將于9月30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