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商業周刊》網站11月18日消息,2015年牛肉價格將繼續走高。受此影響,國內牛肉需求量不斷下降,雞肉制品則順勢銷量上揚,同時餐飲業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美國農業部預計,明年牛肉出產量將下滑3.6%,約合10億磅(約4.54億公斤),加之國內生產減少及全球供應緊張等因素,牛肉價格或將居高不下,持續至明年。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顯示,九月份碎牛肉零售價較年初上漲了17%,牛排和熟牛肉價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漲。
創歷史新高的牛肉價格令禽肉生產商獲益,例如美國第二大雞肉快餐服務連鎖店Chick-fil-A,就在這場“雞牛博弈”中實現利益扭轉。消費者更傾向于消費價格低廉的禽肉制品,如雞胸肉等。據統計,今年美國家禽價格相較2013年9月下降了3.5%,美國農業部預測2015年家禽供應量將上漲2.8%,因此,家禽價格或將進一步走低。
報道指出,肉制品供應商也早已覺察出這一轉變。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是全球最大的肉類供應商及生產商,其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史密斯(Donnie Smith)在17日的電話會議中指出:“基于牛肉價格較高,民眾消費趨向于雞肉制品,我們預計2015年雞肉需求將至少上漲三個百分點”。
同時餐飲界也隨之發生轉變。以卷餅連鎖店墨西哥燒烤快餐店(Chipotle Mexican Grill)為例,店內牛肉產品價格上調了9%,與此同時雞肉產品價格僅上漲5%,在這種趨勢下,顧客更多選擇雞肉產品。
牛肉產品需求連續數年走低,主要源于飼料與能源價格上漲。2012年的旱災造成飼料價格飆升,這也導致農民的肉牛養殖數量下降。盡管谷物價格最終回落,牧場主也開始增倉,但牛肉價格仍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高位。另一個原因在于,公牛出產16至18個月后才能投入市場,而相比之下肉雞的養殖周期僅需兩個月,因此市場更加靈活。
史密斯還透露,預計公司明年的牛肉供應量約下降四成。“但這只是最壞結果”。他還預計,公司2016年前供應量降幅將不超過1%。(實習編譯:李響 審稿:趙小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