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河公園地鐵21號線2標段施工點,一臺大型噴霧機將水霧噴向施工工地以控制揚塵。李細華 攝
備受關注的廣州“揚塵費”征收聽證會于25日15時在廣州市環保局舉行。有14名市民代表參加了本次聽證會,并就決策相關規定向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提出疑問且得到相應的回答,與會代表均表示贊成和支持決策。本次聽證會歷時兩個半鐘并且順利進行。
據介紹,征收建筑施工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污費是廣州市政府201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之一,并納入201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聽證事項目錄。參加“揚塵費”征收聽證會的15名代表,實到14名。其中邀請聽證代表4名,分別為廣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筑業環保專家和VOCs環保專家各1名;由媒體記者抽簽產生的代表11名,包括建筑企業代表2名、VOCs排放企業代表3名、市民代表6名,一名VOCs排放企業代表因工作原因請假,未能出席會議,但提交了書面意見。此外還有市發改委等10個市政府部門代表及抽簽產生的10名市民旁聽代表列席。
排污費如何使用和有效監管成焦點
據介紹,施工揚塵是城市大氣顆粒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對周邊環境空氣造成較大影響。目前由于廣州市建設活動十分活躍,但揚塵控制措施不到位,導致大量揚塵產生,經估算,廣州市建筑施工年排放揚塵約在60萬噸以上,揚塵占到細顆粒物(PM2.5)的10%。
關于所收的排污費如何使用和有效監管成為聽證會焦點。專家學者吳瑞卿提出實行所收費用專款專用,建立透明的用款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市環保局黎嘉萌表示《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了排污費征收程序是排污費的征收、使用必須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征收的排污費一律上繳財政,直接入庫,全部專項用于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用。
“怎樣保證在收費后對施工現場的監控?”廣州市設計院人大代表張南寧認為這是個大問題。暨南大學專家學者王伯光則認為應該加大懲罰力度,不要一刀切。對一些超過規定排放量的企業應該加大懲罰力度,罰款罰到企業害怕,而不是覺得交了錢就了事。
誰是排污主體,會上也引起了爭議。廣東省建工集團建筑工程施工單位代表林海表示征收排污費的主體應該是建筑單位而不是施工單位,因為施工單位只是通過招標的方式得到建筑工程并且進行施工,污染物排放的源頭最終還是與建筑單位有關。他還表示不同施工階段收費應該不一樣,因為揚塵產生量會隨著施工進程而變化。
市民代表林玫瑰提出核算辦法中有些評分指標主觀因素較大,會不會帶來不公平和廉潔性問題?黎嘉萌表示建筑施工揚塵和VOCs主要是無組織排放,排放無規律性,排放影響因素眾多,難以進行實際檢測核算實際排放量。“我們的核算辦法是結合廣州實際情況,參考兄弟城市經驗制定的,采用了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數法和實測法等相結合的方法。為了準確公平地核算排放量,我們對有些必要的地方進行了細化,如創新地將建筑施工分為3個階段進行征收。”
對于執法人員現場核查時具有一定自由裁量權這一問題,環保部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這一權力行使時有較多制約,如細分檔次、多種檢查措施綜合等,將其限制在較小范圍;執法人員對控制措施是否達標的判斷需要充分且合理的依據,同時通過2人以上共同檢查、遠程視頻監控等手段防止弄虛作假,同時,輔以制度約束、思想教育等控制廉政風險。下一步環保部門還將制定詳細的收費檢查工作規程。
聽證代表一致贊成征收“揚塵費”
雖然對如何征收“揚塵費”提出不同意見,但聽證代表均表示贊成征收。長期從事醫療工作的聽證代表劉秀平認為,VOCs廣泛存在,對環境空氣和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VOCs的特點是揮發性強,具有光化學反應活性,是細顆粒物污染、臭氧及光化學煙霧的前體物。VOCs與NOx反應,生成二次有機氣溶膠和臭氧,部分VOCs(如三苯)是有毒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我和我的同事們都百分之百地贊成收費。”
聽證會上,廣州市環保局副局長章威指出,征收“揚塵費”決策對于加強廣州市環保工作,改善廣州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民生、惠及民生有重要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目前污染治理主要針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常規污染物,但對建筑施工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約束不足,迫切需要運用法律、技術、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治理。
據了解,對“揚塵”進行收費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據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估算,本市工業VOCs年排放量達到10.4萬噸。83%的公眾受到VOCs干擾,其中認為比較嚴重的占40%。77%的公眾認為有必要收費。據上個月的網上公眾調查,絕大多數公眾(97%)受到建筑施工揚塵干擾,其中認為比較嚴重的占半數。88%的公眾認為有必要收費。
■對話
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談“揚塵費”用途
一律上繳財政
專項用于環境污染防治
南方日報:排放量核算辦法比較繁瑣,能否更為簡便?
答:建筑施工揚塵和VOCs主要是無組織排放,排放無規律性,排放影響因素眾多,難以進行實際監測核算實際排放量。我們的核算辦法是結合廣州實際情況,參考兄弟城市經驗制定的,采用了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數法和實測法等相結合的方法。為了準確公平地核算排放量,我們對有些必要的地方進行了細化,如創新地將建筑施工分為3個階段進行征收。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已經盡量進行了簡化,力求在計算的科學性和征收的可操作性之間達到平衡。以后實施過程中我們將在評估、篩選主要影響因素的基礎上考慮進一步優化核算辦法。
南方日報:核算辦法是否應納入群眾投訴量等指標,并考慮揚塵排放是否超標、拆除后的閑置時間等因素?
答:由于排污費是要根據企業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進行核算,群眾投訴量、廢氣是否超標等與排放量無關的指標不宜納入排污費的核算辦法,不會影響排污費的金額。拆除工地由于實施的是一次性收費的方式,按相關規定要求,拆除工地應在拆除完成后3天內將建筑垃圾清運,不能清運的應該及時進行覆蓋或采取其他揚塵控制措施,違反規定的應該受到查處,所以拆除后的閑置時間也沒有納入核算辦法。
南方日報:核算辦法中有何對企業治污的獎懲機制?
答:排污收費本身是一種利用經濟杠桿的環境管理手段。排污收費的政策目標是以收促治,本核算辦法對企業治污的控制措施考慮比較充分。對采取治理措施的,排污費會相應減少,而不采取措施的,排污費自然就高;有違法行為的,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決策導向就是引導、倒逼排污企業履行環境保護的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
南方日報:建筑施工揚塵和VOCs排污費是否會導致企業愿意繳納排污費而不治理污染?
答:收費額是根據企業實際排放量進行核算的,由于目前使用的排污費征收標準(每當量0.6元)是國家2003年制定的,地方上不能制定排污費征收標準,這是上位法有規定的。因此,總的來看,排污費征收水平較低,但并不能說企業就只繳納排污費而不治理污染。近期國家也在修訂排污費的收費標準,未來可能會提高。
由于排污費與企業治理污染措施緊密結合,企業會為了減少排污費和滿足守法要求而首先實施污染物治理成本低的、滿足法規要求的治理措施,并且在政府和社會督促下不斷深入開展污染治理。根據我們對征收對象的調查問卷,60%以上的施工單位、50%以上的VOCs排放企業在同意繳納排污費的同時,還將加強污染治理,爭取減少繳費,表明我們的政策能夠取得預期效果。
南方日報:所收的排污費如何使用和監管?
答:《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了排污費征收程序是排污費的征收、使用必須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征收的排污費一律上繳財政,直接入庫,全部專項用于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用。
根據法律規定,環保專項資金可用于:重點污染源防治項目、清潔生產項目、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及推廣應用項目、循環經濟項目、農村污染防治及生態建設項目、區域性污染防治項目、符合排污費使用規定的其它項目等。環保專項資金的使用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監督,相關單位依法可以按照本規定要求申請環保專項資金補助,用于建筑施工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防治工作。
■聲音
華南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許學峰:
征收“揚塵費”是否有必要,如果征揚塵費能促使工地揚塵減少,則有必要,否則,無必要;另外是否有合理性,如果施工企業已繳交綜合環保費,則不應單項征揚塵費。征費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另一層意思是,政府不能只征費不做事,或者做事無實質效果。如今行政主流是以稅代費,減費是主流。
華南城市研究院地產文化研究所所長
鐘炬:
一是如何定位?征收“揚塵費”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增加政府收入還是為了降低排塵量?可以預料有關部門肯定冠以降低排塵量的帽子,是否名副其實,應該審視其實施細則。二是如何評價?如果征收“揚塵費”旨在降低排塵量,那么一定需要有一個事后的評價系統,來評估和檢討實際效果,并作出相應的改進安排。三是如何計量?收費是按排塵量還是按建筑面積來計算?如果按照排塵量計算,則相對公平,但計量難度較大;如果按照建筑面積計算,雖然計量簡單,卻會抑制建筑企業對降塵環保技術改進與投入的積極性。四是如何定價?目前建筑行業屬于微利行業,收費標準定得過高,必然會加重建筑企業的成本,這些成本可能會轉嫁到從事建筑行業的主流大軍——農民工身上,或者由降低質量來消化;如果定得過低,不痛不癢,就起不到降低排塵量的效果;如何定價是一個科學課題,需要專業機構進行專業測算,而不能由有關部門“拍腦袋”說了算。五是如何使用?我建議“揚塵費”應該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可用作治理建筑塵埃,一部分應該補償直接受建筑塵埃影響的附近居民。六是如何控制?要防止“揚塵費”變成“揚塵通行證”或變相成為個別部門的部門利益,征收和使用都應該公開、透明,以方便媒體、公眾以及相關部門進行監督。
暨南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
胡剛:
這個費用,如果在10至15年前征,我舉雙手雙腳贊成,那時候是普遍的施工污染。而現在已經有許多施工單位的施工綜合管理水平基本合格,因此現在普征“揚塵費”是打擊先進(且加大先進管理項目成本),保護違規施工企業,是一項不合理收費。對于違規超標企業,大可依據現有各項施工管理標準與法規,予以重罰。揚塵費征收,應多聽聽施工企業的意見。征收的目的是減少揚塵,如何減少揚塵?工作重點在施工運輸企業,先理后收應有一個過渡期。不用普遍征收就能解決問題,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