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警警種學院圍繞強軍目標,著力打造以“忠勇兼備、知行合一”為內核的礪鷹特色文化,使之成為引領激勵全院官兵甘于犧牲奉獻、崗位建功立業的強大力量源泉。
特色文化鑄就忠勇品格
“鷹是正義的化身,鷹是忠誠的象征,我們將‘礪鷹文化’作為學院的文化品牌,有著深刻而明確的寓意。”學院政委李保全告訴筆者:“忠誠、勇敢、堅韌是革命軍人必備的品格。警種部隊官兵長年奮戰在冰川雪域、深山密林、戈壁大漠,肩負著應急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時刻面臨著生死考驗。就要像鷹一樣忠誠勇敢,這也是學院緊貼警種部隊職能使命,以 “辦警種部隊滿意院校、培養能打勝仗的現代警種警官”為辦學目標建設‘礪鷹文化’、治校育人的出發點。”
該院黨委一班人認識到,一所軍隊院校沒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柱,就沒有血脈和靈魂,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凝聚力、生命力和戰斗力。校訓、校歌、校徽、校史等特色文化承載著官兵深層次、最根本的精神追求,決定院校的風格氣派,引領院校的發展方向,是辦學治校的靈魂。
礪鷹之旅傳承紅色基因
每年夏末秋初,在天安門前、長城腳下,或是西柏坡上,總能見到該院官兵接受精神洗禮的身影。這段追尋紅色足跡的特殊旅程被官兵們親切地稱之為“礪鷹之旅”,這段難忘的旅程中,官兵們懷著深深地敬意參觀歷史遺址、革命圣地,聆聽革命故事,感悟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許下錚錚誓言……
學院還專門邀請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羅援等軍內外專家學者講述開國元勛和革命前輩的故事,組織觀看紅色經典影片。
“從學院組織的多次問卷調查情況看,學員們對以‘礪鷹’為主題開展的追尋紅色之旅、傳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影片等的文化活動感觸頗深,學習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當好革命傳人,在學院已尉然成風。”學院政治部主任朱圣濤說道。
文化名片揚起奮進之帆
近幾年來,該院先后有9人獲全國、全軍和武警部隊優秀教師獎、12人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銀獎,8人被列入國家森林火災專家組成員,2人被列入國家應急專家庫,森林防滅火指揮躋身全軍“2110”重點優勢學科,入選全軍“百門優質課程”,13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學院被譽為武警部隊院校改革中的一匹“黑馬”。
該院院長徐寶東說:“學院把打造礪鷹文化的著力點放在強化創新意識、厚植文化素養上,既弘揚了辦學傳統,又厚實了文化底蘊,更凝聚了力量。在‘礪鷹文化’的熏陶下,一批批優秀人才從這里揚帆起航、展翅高飛。”(張懷敏 張躍林 劉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