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突發特大暴雨,部隊前去抗洪,他帶著醫療器材和藥品趕到抗洪一線,趟著泥濘巡診送醫。時而為受傷的戰士包扎,時而為受涼的戰士端去姜湯,連續19個小時沒有合眼……
他叫蒲子華,是總后某通信團衛生隊軍醫。記者走進這個位于燕山懷抱的衛生隊,翻開厚厚的醫療檔案發現,經蒲子華診治的千余名官兵的名字下面,都附有詳細的治療記錄。檔案的紙張有的已經有些發黃,但提及其中的某個人來,蒲子華還是“一口清”。“都在心里裝著呢,像自己的兄弟一樣。”蒲子華說。
天剛蒙蒙亮,營區里,蒲子華正在為值完夜班的話務連小張進行針灸治療。這段時間,團里擔負的通信保障任務重、工作強度大,不少官兵渾身酸痛,有的還患上了頸椎病和風濕性關節炎。蒲子華配好中藥藥水,加班加點為官兵們針灸、按摩,緩解他們的疲勞。
一名戰士做完腦部手術后,經常在夜間突發癲癇,蒲子華叮囑班里的戰士說:“他每次發病,都要第一時間告訴我。”此后,不論嚴冬酷暑、白天黑夜,這名戰士一發病,蒲子華總是迅速趕到給他針灸。在他的精心治療下,這名戰士一年過后就擺脫了疾病的困擾。
記者采訪時,一名二級士官為蒲軍醫捧來一束怒放的山花,感謝他治好了自己的病。那樸實的山花,與這位軍醫的醫者仁心,相映生輝!
軍醫心語
官兵們為部隊建設奉獻青春,我為官兵們奉獻一顆服務的心。——蒲子華(特約記者 花 曉 特約通訊員 王晨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