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中國與新西蘭自2008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6年來,兩國經貿發展迅速,成果有目共睹,雙邊貿易額不僅提前實現2015年達到200億新元的目標,兩國領導人又于今年初確立了2020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00億新元的新目標。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起對新西蘭的國事訪問又將讓兩國經貿合作發展更上一層樓。
自2008年中國與新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來,兩國每年雙邊貿易額的增幅都在20%以上,中國已經成為新西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而新西蘭對華出口總額也占據新西蘭整個海外出口的近四分之一。對于中新兩國近年來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新西蘭商界人士也都紛紛表示這是兩國開啟更進一步合作的良好機遇。
新西蘭新中貿易協會主席提姆·懷特在談到中新自貿協定對拓寬兩國經貿合作大門的作用時表示,自貿協定簽訂6年以來,無疑讓兩國都受益匪淺,但兩國之間在單純發展貿易的同時,更需要著眼于更加廣闊領域的合作和投資。
“截止目前我們都收獲了非常大的進步和成果,兩國的雙邊貿易額有很令人矚目的增長,這其實不僅僅只是自貿協定的成果,但這一協定無疑是減少了很多阻礙,讓雙邊貿易變得更加容易。我認為自貿協定的幫助非常大,新西蘭是一個小國,而中國的成長是非常迅速的,這也為新西蘭提供更多發展經濟和農業的機會,但是現在我們應該著眼更遠的未來,更加親密的關系,不只是貿易。同時還有投資,除了基礎產品貿易之外,還需要進行增值產品的貿易。”
對于定居新西蘭13年的張勇來說,自己對中新兩國經貿在近10年的發展感同身受。現在是新西蘭華人青年商會會長,奧克蘭市旅游、大型活動及經濟發展局中國商務顧問組顧問的張勇回憶起自己初到新西蘭時,當地人對中國并不了解,也并沒有充分意識到中國的重要性,隨著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負責任的表現,不僅讓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逐漸增大,同時也讓新西蘭本地企業對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視。
“我這個行業來說的話,很多銀行以前可能不會成立亞洲部,但現在基本上都成立亞洲部,一些金融公司也是如此,針對的就是服務中國的客戶,也是(為了)更了解中國的客戶。以前一些比較主流的行業,可能他們不太可能讓中國企業來參與,但是這10年,我明顯感到他們非常愿意把這些機會跟中國企業一起分享。”
在談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之后對新西蘭的首次訪問時,新中貿易協會主席提姆表現得十分樂觀,他認為“這次出訪對兩國關系發展有非常巨大的意義的,對新西蘭和中國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西蘭是世界知名的奶制品出口國,也是中國主要的奶制品進口來源國,而去年一場恒天然奶粉風波使得兩國奶制品貿易方面產生一些波折,雖然這場風波已經平息,但對于兩國今后應該如何針對貿易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應對,新西蘭執政黨國家黨華人國會議員楊健有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我認為中新雙方很重要的方面,我們在互信非常強的基礎上作雙邊關系,處理雙邊關系出現的問題,你會發現雙方會非常配合,協調得很容易,正因為我們的貿易關系越來越密切,所以就容易出現問題,但是出現問題之后,我們非常認真嚴肅地對待,及時雙邊溝通,反而可以看出中新關系的堅實穩定性。”
而對于目前中新貿易往來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很期望走出國門,來到自然資源豐富的新西蘭尋找更大的商機。除了金融界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都先后在新西蘭開設分行之外,包括伊利、蒙牛和光明在內的三大國內牛奶巨頭也都齊聚新西蘭建廠,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加貼心和周到的服務。然而新西蘭作為一個西方文化主導的國家,其投資規則和法律與中國都有很大不同,在談到國內企業來到新西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時,新中貿易協會主席提姆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我們雙方做生意的風格是非常不同的,有一些相同點,但是商業文化是很不同的,很多中國公司來到新西蘭,不從新西蘭人的角度來看,卻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我的建議是,確保你得到合適和正確的建議,不然你會浪費很多錢以及時間,包括相關法律和規定等,同時要審時度勢,不然會失去很多機會。”
而新西蘭商學院院長、新西蘭中國商會副會長黃偉雄也持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中新兩國政府已經從政策層面搭建了很好的平臺,然后在除去了關稅壁壘方面的障礙之后,如何進一步做好在新西蘭的投資將是中國企業要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
“兩個國家領導人建立起一個很良好的平臺,現在取決于我們這些企業家,就好像一扇門打開,行政上的關稅上的障礙已經移掉了,中國企業家如何在這個商海里游泳,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就像門打開了,游多遠如何游要靠企業家去做。而習主席的來訪是一個很好的商機,很好的平臺,并能使這個平臺更寬更大更快去促進中新經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