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日益普及,加之春節的臨近,不少人會選擇用網絡和微信進行團購。近日,有市民通過熱線反映,有騙子在微信上冒充自己的好友引誘自己進入一個“團購”網站,進而想騙取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資金財物。
14日下午,家住濱化小區孫女士在微信上正在刷屏時,一名微信“好友”和她打招呼:“在嗎?最近我找到一家非常不錯的團購網站,東西正品不說,而且價格超低啊。”孫女士看到后,就進一步詢問情況,對方又問:“你有微信支付系統嗎?”孫女士回答:“有。”這時候,孫女士看到對方發來一個網站鏈接,就在孫女士猶豫的時候,又有三兩位“好友”在朋友圈里對孫女士發信息。“那些人都說這網站好,有的還給我發音頻,說要一起團購。”孫女士說
就在孫女士動心正準備在線告知對方時,突然心中一動:“我平時在微信上添加好友或被人添加為好友,就算要一起團購,操作都很簡單,哪有這么復雜?而且這些人怎么突然這么的熱心啊?”孫女士于是起了懷疑,之后故意與對方拖延時間,對方毫無反應,對方只是一直在向孫女士催促“快些進網站。”孫女士索性說把微信轉發給對方,讓對方告知自己的手機號碼。隨后對方提供了一個號碼,而那個號碼根本不是自己的電話。
市民趙女士則沒有這么幸運。14日晚上,趙女士也收到了像孫女士一樣的微信,“當時聽人家一說貨品真價格低,又有幾個‘好友’說要一起團購,我想這么多人一起買,也就沒多想,進了網站我就匯了200元,事后我和朋友電話一聯系才知道他的微信號被盜了!再看那個網站,已經點擊不進去,唉,現在還不知道我的個人網銀信息有沒有泄露,這不一早我就把所有的網銀卡里的錢轉了出來。”趙女士說。
濱城區北鎮派出所副所長尹建勇告訴記者,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受到大家的歡迎,在帶給大家方便的同時,也有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將其作為實施犯罪的平臺,市民通過這類社交工具交友,需謹慎。對于陌生人和一些來路不明不明網站鏈接一定要謹慎接觸和進入,面對有些所謂的“好友推薦產品”盡量要和朋友本人聯系確認,不要貪圖便宜,給不良分子以可趁之機。“如果對方發過來到音頻顯示外地口音的話,更要提高警惕,如果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報警。春節臨近,市民朋友提高警惕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尹建勇說。(記者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