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楊 俊)今年以來,丹鳳縣聚力打好“八場硬仗”,深化“三個年”活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及時解決企業登記、醫保服務、社保服務等領域以及市場主體在準入、準營、變更、注銷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丹鳳縣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堅持“優庫存”與“備長遠”并重,發揮“八大領域”項目謀劃專班作用,常態化、精準化開展項目策劃包裝和評審論證,動態謀劃儲備項目316個、總投資597億元,涵蓋產業升級、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產業類項目占比達65%。
丹鳳縣創新“專班+調度+包聯”全周期管理機制,對未開工項目,實施“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攻堅機制,聚焦資金、用地、審批等堵點問題,倒排工期、掛牌督辦,二季度開工率在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穩定在17.5%。積極構建“縣級領導掛帥+招商小分隊主戰+鄉賢鏈主聯動”立體招商網絡,精準對接長三角、珠三角等地148家目標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項目46個、簽約24個。對已達成意向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派駐專業服務團隊全程跟進,確保引資取得實效。圍繞助企紓困,建立規上工業企業“生產經營、融資需求、設備更新”動態服務清單,深化政企懇談、銀企對接機制,精準滴灌解決企業用地、審批、融資等難題,加速推進活性炭技改擴建、新型特種調溫纖維生產等關鍵項目產能釋放。
丹鳳縣持續抓好“六大園區”建設,通過“騰籠換鳥”,盤活閑置廠房3.2萬平方米,新建7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配套智慧化管理系統,新引進涵蓋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入園企業5家,提升園區承載力、增強產業集聚度。加速推進商山云棲森林康養基地、武關古城保護開發等15個文旅項目,精心辦好丹鳳葡萄酒暨康養旅游全國行、第三屆紅酒文化交流會、“醉美丹鳳”短視頻大賽等特色活動,聯動171家商戶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深入挖掘消費潛能。同時,縣上聚焦增收富民,構建“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產業帶動”立體增收體系,持續開展電工、家政等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季節性勞務輸出力度,因地制宜精心培育“五小”經濟經營主體,拓寬拓展群眾增收渠道,推動城鄉居民實現穩步增收,上半年全縣勞動力轉移就業5.33萬人,其中就近就地就業1.7萬人、市外省內轉移就業1.54萬人、跨省就業2.09萬人,創經濟收入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