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這些承包費用屬于村集體資金,為什么沒有上繳村集體經濟賬戶?”近日,商州區紀委監委在某村檢查發現,該村集體資金使用管理不規范,隨后展開調查,查明該村存在坐收坐支集體資金的問題。最終,該村時任村委會主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從查處的案件來看,村集體財務管理不規范、集體土地監管不到位、合同管理不規范等現象依然比較突出。商州區紀委監委加強類案分析,深入查找背后的薄弱環節、制度漏洞、廉政風險點,通過提醒、督辦等方式,推動相關部門排查整治“三資”管理問題20個,建立健全制度機制2個,進一步規范村組財務管理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
農村集體“三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物質基礎,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今年以來,商州區紀委監委緊盯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持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堅持查改治貫通,靶向施策、系統施治,堅決守好村集體“錢袋子”。
“我們在全面起底近年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面問題線索基礎上,綜合研判日常監督、信訪反映等情況,篩查出一批重點問題線索。”商州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紀委監委發揮“室組地”聯動優勢,綜合運用“日調度、周研判、月報告”工作舉措,加快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節奏,對發現的問題線索,通過領導包案、提級辦理等方式深挖徹查。今年以來,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共立案5人,查處4人。
此外,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能,督促區農業農村局依托“陜農經”平臺,持續健全集體“三資”監管體制機制。截至目前,“陜農經”平臺累計錄入資產數據2792條,資產價值1.93億元,線上審核村級財務支出311筆,支付6480萬元,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逐步信息化、規范化、透明化。
(商州區紀委監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