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記者趙竹青)著眼于國內外金融科技領域新的發展情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23年)》,重點分析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技術、市場主體、應用場景創新等方面的進展。白皮書認為,國內金融科技產業形成相對穩定格局,更加注重行業規范化發展,并突出強調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
“近一年來,金融科技市場主體的發展路徑更加明確,金融科技投入成效成為關注重點。”白皮書指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對于金融科技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提出新要求,也成為金融科技新的發展導向,進一步強化金融科技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白皮書還注意到,金融業對數字化技術應用需求不斷提升,金融科技“工具箱”進一步豐富。具體來看,數字原生理念在金融業逐步深化,算力能力成為金融業數智化發展的新焦點,大模型、數據智能技術加速金融業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金融信創走向深水區,助力金融應用現代化轉型。同時,安全防護體系化、服務化發展,正在成為構建數字金融安全底座的新風向。另外,量子計算、5G-Advanced等前沿技術發展,進一步豐富了金融科技體系的內涵。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部主任何陽解讀白皮書時說,展望未來,應注意“金融科技應用進入深水區,投入成效與高質量發展成為關鍵”“統籌創新和穩定的關系,全方位審慎監管進入新階段”等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