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全球基金理財專欄
“寶寶”類產品一把火從去年一直燒到今年,許多投資者把“寶寶”類產品當作一種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產品追捧,其實不管是什么寶,都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背后大多是貨幣基金,作為一種低風險理財品種,貨幣基金長期存在了近9年,總規模在千億元的水平。直到與互聯網碰出火花之后,才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大眾理財工具,燎原之勢一發不可阻擋。
但即便如此,在熱鬧的寶類產品背后,投資者仍需擦亮眼睛,各種寶寶在收益率、投資標的、資金閉環、申購贖回上都不盡相同,其中有些常識是你必須知道的。
首先,年初各種“寶寶”動輒7%以上,遠超銀行4.75%的5年期定期存款,這并不是“寶寶”類產品的常態。事實上,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倒掛,實際利率大幅走高這種情況不可能長期持續,最終實際利率水平還是將回到與實體經濟相適應的水平。從貨幣基金市場看,年初市場資金面非常緊,而隨著節后資金面逐步寬松,短端利率出現大幅下行,各類寶的收益率從高處隨之下行,這是正常現象,不用過于擔心。說到底,“寶寶”類產品作為現金管理工具,投資者更看重的是略高于活期存款的同時還有高流動性,操作便捷,出入方便。事實上,除非是大資金,對許多散戶投資人而言,這些波動所造成的收益影響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的。不是所有名字中帶寶的產品都是投向貨幣基金的,也有投向保險的,例如之前有一款,名字中帶寶產品,投向某人壽萬能險產品,最終流向房地產融資。
第二,“寶寶”類產品由于大多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操作,所以除了收益以外,安全仍是最需要關心的因素,各種“寶寶”類產品開戶轉賬簡便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木馬、病毒、漏洞的肆虐使得“寶寶”類產品資金被盜的傳聞時有爆出,除了被盜保障之外,投資者需要關心“資金閉環”這個問題。所謂的資金閉環指的是,資金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資金流轉系統,能最大可能地規避外部風險因素。不管錢怎么流,都在你個人的賬戶里,不會跑到別人賬戶里去。所以,筆者更主張投資者們選擇那些不對接各種充值、轉賬、消費功能的“寶寶”,看似功能單一,但為資金安全加了把鎖。
第三,就是“寶寶”的申購贖回問題,這其實已經成為眼下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眾所周知近期關于銀行下調快捷支付限額,直接影響了“寶寶”類產品轉入轉出的額度,所以投資者在投寶之前必須先了解到這個細節,知悉所關聯銀行的支付限額,以免造成申購失敗。相對來說,銀行系“寶寶”類產品由于通過網銀轉入,贖回直接到銀行賬戶,不像互聯網產品需要先到第三方支付平臺再轉入銀行賬戶,資金限制較少。
文/興業全球基金 鐘寧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