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急著上班、老年人趕著買菜、晨練,每天早晨面對著車廂內“爆棚”的乘客,公交車和地鐵都表示壓力很大。從去年起,我市應不應該取消老年人高峰期免費乘車政策爭議不斷。市交委給市人大代表的建議答復透露,該委已去函市老齡辦,建議研究推行分時段優惠乘車的做法,高峰期限制敬老優待證乘車,引導老年人錯峰出行。
代表:老人高峰出行 上班族擠不上車
今年市兩會期間,李晴等11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在上下班高峰期限制敬老優待證乘車的建議。
李晴以由福田口岸開往梅林一村的B613公交車為例,早高峰時期,很多到福田農批市場買菜的老人將小推車帶上車,導致車內擁擠不堪,不少人僅在公交??康诙揪蜎]辦法擠上B613,上班經常遲到。而B613路公交車這種情況在深圳并不是個案,在全國各個城市也是司空見慣。
李晴說,目前,深圳的汽車保有量已近300萬輛,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壓力非常大,依靠增加公交車輛增加運力已不能有效解決上班族乘車需求。針對老人與上班族搶公交這種情況,她建議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7:30-9:30,17:30-19:30)限制敬老優待證乘車,緩解上班族乘車壓力。
交委:需充分研究論證后決策
市交委在建議答復中認可代表的建議。建議答復表示,我市是移民城市,人口結構年輕化,通勤客流是早晚高峰期搭乘公交的主要客流,老年人選擇在高峰時段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與通勤客流疊加,車廂擁擠。在上下班高峰期限制敬老優待證乘車有利于提升公交服務水平,緩解高峰時段部分線路乘車難現象。
該委已去函市老齡辦,建議研究推行分時段優惠乘車的做法,引導老年人錯峰出行。下一步,將協調市相關部門,與社會各界代表座談,適時啟動高峰期限制敬老優待證乘車方案的研究工作。
不過,市交委也認為,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的乘車優惠,是構建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老年人高峰期出行需求客觀存在,如接送孩子等;另一方面,老年人免費乘車的政策已在我市實行多年,實行高峰期限制敬老優待證的方案縮減了老年人免費乘車出行時間,且易造成不同群體(符合規定的殘疾人等)之間的比較。新政策的出臺既要考慮老年人的權益,也要統籌考慮社會效益,需充分研究、論證后決策。
市民:建議先倡議再限制
高峰期是否應限制老年優待證使用?昨天,記者在龍華和福田隨機采訪了10位老年人和10位年輕人,結果顯示,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贊成和反對的基本都是各占一半。
家住景田北的劉慶杰老人說,現在年輕人不比我們當年,工作壓力真大。應該把高峰時間讓出來,讓他們上了公交有位子坐。我們一把歲數的人了,應該有這樣的豁達情懷。
而家住龍華潛龍曼海寧的劉玉芳老人則表示,自己每周一至周五,雷打不動地要7點出門,坐公交送孫女到福田上小學。高峰期擠公交也是實屬無奈。
新浪網的一項老年人是否應錯峰出行的調查也顯示,3739個受訪者中,贊成老年公交卡高峰期失效的占56%,不贊成的占44%,基本各占一半。
用價格杠桿緩解高峰時段出行矛盾的確可行,但是顯得太沒有人情味了,能不能有更柔性的措施,這是調查中許多人共同的觀點。
“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理解、關懷和尊重很重要?!敝信d通訊工程師陳宇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老年人高峰出行,主要是四種情況:一是接送孩子,二是到醫院排隊看病,三是到公園會友、晨練,四是趕早買菜。前兩種情況,屬于無法調節的實際需求,應該給予保障。后兩種,則可以通過宣傳手段有效引導其錯峰出行。建議采取先倡議后限制的措施。先采取發倡議書等柔和的方式引導老人錯峰出行,而不是生硬地限定老年人的出行時間。一段時間之后,情況確實沒有好轉,再研究啟動高峰期限制老年優待證使用的措施。
他山之石
香港、上海等城市 老年證分時段優惠
目前,為緩解高峰期公共汽車資源緊張的矛盾,我國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香港、上海等城市采取了分時段收費的政策,鼓勵老年人錯開高峰期乘車出行。
北京市通過老年人刷卡時顯示“建議老年人盡量避開早晚高峰出行”的宣傳方式,倡導老年人錯峰出行。北京東城區安定門街道“鐘鼓樓群言堂”的100多名老人,向全市老人發出倡議:“合理調節一日生活,盡量避開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外出從事晨練、探友、購物等活動,為緩解北京交通擁堵作貢獻?!?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