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圳市商事主體行政審批事項權責清單》(下簡稱《權責清單》)出臺,涉及25個行政審批部門共129項審批事項。我市成為全國第一個公開發布政府商事登記審批事項權責清單及后續監管辦法的城市。
《權責清單》是一份行政審批權力與責任的“明細表”和“對賬單”。涉及商事登記25個行政審批部門共129項審批事項,其中12項屬于商事主體登記的前置審批,117項屬于商事主體登記的后置審批。
據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清單明確了各審批事項的審批部門、監管責任部門、審批依據等,統一了審批權力與監管責任。各審批監管部門對照此清單,逐項制定相應的監管辦法,確保監管責任到位,實現監管效能的整體提升。
例如:過去,網吧是齊抓共管,但也有可能變成大家都不管,管理不到位。《權責清單》出臺后,管理權責寫得清清楚楚。審批事項由文化部門管,無照經營由市場監管部門管,違法違紀、傳輸黃色信息等就由公安網監部門管。權責清晰,監管就會到位。
據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權責清單》,各部門將陸續發布后續監管辦法。由于權責清單涉及的部門及審批事項眾多,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經市政府同意,相應的監管辦法分為兩期發布。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市交通運輸委、市文體旅游局、市公安消防局、市煙草專賣局及市郵政局等6個部門為第一期發布各審批事項監管辦法的單位。
其他19個部門將于9月30日前制定并報送《權責清單》中所列事項的監管辦法,經審查通過后將于2014年12月1日第二期向社會發布,并公告實施。
副市長陳彪指出,我市率先公布《權責清單》和監管辦法,內容細致全面,第一次徹底地理順部門行政審批與監管職責。全市各審批監管部門都應嚴格按照權責清單和后續監管辦法,認真履職,嚴格管理,依法行政,確保監管不留真空、不留死角。 (記者 何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