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秋節前夕韓國某物流中心的繁忙景象。
本報記者
楊 明攝
近年來,韓國消費者日漸青睞海外網絡直購,小到服裝、飾品,大到汽車、家電,都已成為海外直購的對象。2013年韓國海外網絡直購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韓元(約60億元人民幣)大關。專家認為,海外網絡直購這種高速發展的趨勢仍將持續,未來將成為推動傳統流通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淘寶網、天貓購物商城等中國網上商城都是韓國海外網絡直購愛好者經常光顧的網站。在韓國消費者眼中,中國網絡直購最大的特征就是商品價格便宜,特別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往往比韓國國內同類商品價格便宜一半以上。即使是知名品牌商品,售價也一般比韓國低20%至30%。
通過網絡從中國直購在送貨服務上也具有很多優勢。中國與韓國地理位置相近,送貨時間相比美國可以提早1至2天,甚至1周時間;而且運費要便宜得多,有時利用郵局發貨甚至可以享受免費配送。
中國網絡直購在韓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根據韓國專營海外商品配送的企業Malltail的統計數據,今年1季度來自中國的網絡直購商品配送件數同比增長170%,遠高于日本(70%)和美國(45%)。專家認為,中國網絡直購的高速增長,源自“物美價廉”特點契合韓國經濟連年低增長情況下消費者的合理消費心理。專家還指出,中國網絡直購發展態勢無疑將對韓國的內需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未來中國網絡直購商品不僅在“價”上,同時在“質”上也具備優勢的話,韓國的制造和流通行業都會受到巨大沖擊。對此,韓國的連鎖超市企業和網上商城應及早作好應對準備。
美國網絡直購仍然在韓國海外網絡直購中占據首位。相比中國網絡直購主要以生活用品、小飾品等與品牌敏感度較低的商品為對象,韓國消費者通過美國網絡直購則更多指向名牌服裝、奢侈品和耐用家電。
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是,近兩年韓國產電視機成為美國網絡直購商品中耀眼的“明星”。根據韓國關稅廳近日發布的數據,2012年韓國消費者從美國網絡直購的三星、LG等韓國品牌電視機僅有228臺,但到了2013年迅速增長至3450臺。截至今年7月末,韓國消費者從美國網絡直購的電視機數量已經達到12041臺,預計到年底將超過2萬臺,短短兩年時間,海外網絡直購電視機的數量增長了200倍。
記者登錄相關海外直購網站后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相同型號的電視機產品,在韓國和美國市場的售價存在著較大差異,即使加上進口關稅、附加稅、運費等成本,從美國網絡直購的電視機仍然比韓國便宜20%至30%。如果消費者購買的是6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差價會超過100萬韓元。
除了價格因素外,海外網絡直購環境的改善也消除了韓國購物者的顧慮。首先是售后保障,LG電子從今年4月末開始對海外購買的電視機承諾1年免費保修,三星則早已對電視機產品實施1年全球聯保制度。其次是運輸保障,隨著海外商品配送服務競爭日趨激烈,運費持續走低,只要購買者愿意多付2至3萬韓元,就可以加入商品破損保險。第三是退稅保障。從今年開始,韓國對海外網絡直購產品發生退貨時,承諾將退還相應關稅。
專家指出,盡管海外網絡直購在整個流通業中的比重還很小,以電視機銷售為例,網絡直購僅占1%左右,但業界應該對海外網絡直購迅猛增長的趨勢保持清醒的認識。在海外網絡直購的影響下,未來的韓國市場很可能由少數企業的不充分競爭向全球企業的完全競爭轉變。專家認為,韓國的制造、流通企業需要更多的差異化產品與創新性思維,以迎接海外網絡直購激增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