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彥)近年來,商南縣人民檢察院立足公益訴訟職能,聚焦群眾出行安全領域痛點難點,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切實增強群眾安全感。
聚焦特殊群體,點亮盲道“無障礙”之路。針對視障人士出行難題,商南縣檢察院開展盲道安全專項監督行動。檢察干警實地排查發現,轄區內多處盲道存在破損、被車輛占用、被石墩鐵欄阻隔等問題。對此,該院聯合城管、住建部門啟動整改,推動修復破損盲道12處,增設無障礙坡道8處,清理違規占用盲道車輛50余輛。同時,建立“檢察+殘聯”協作機制,定期開展盲道安全“回頭看”,確保視障群體出行權益長效保障。
緊盯“腳下隱患”,筑牢窨井蓋安全防線。為落實最高檢“四號檢察建議”,商南縣檢察院聯合住建、城管部門開展窨井蓋專項排查,發現部分學校周邊窨井蓋存在破損、塌陷、松動等問題,學生上下學途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踩空。檢察干警通過“訴前磋商+公開聽證”方式,督促相關部門對5所學校周邊的20處問題井蓋進行修復,并推動建立窨井蓋日常巡護制度。此外,該院研發公益訴訟“隨手拍”小程序,鼓勵群眾舉報安全隱患,實現“發現—處理—反饋”閉環管理。
深化交通治理,護航群眾平安出行。商南縣檢察院將法治宣傳與交通執法相結合,組織干警在交通高峰時段開展“禮讓斑馬線”志愿服務,勸阻非機動車闖紅燈、行人亂穿馬路等行為。同時,聯合交警部門開展“一盔一帶”專項行動,深入學校、企業宣講交通安全法規,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推動頭盔佩戴率提升至85%以上。針對校園周邊交通隱患,該院推動教育、公安部門建立“護學崗”機制,在上下學高峰期增派警力疏導交通,保障學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