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側記
本報通訊員 李治軍 楊 曉
6月28日,星期六,商南縣發改局組織系統黨員干部在縣現代材料產業園開展“崗位練兵、項目解說”活動,11名黨員干部以競賽選手身份擔任解說員,對園區內的重點項目進行解說,評委團現場打分,現場對選手進行排名。
這是商南縣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力推黨員干部改作風、提能力的縮影。
今年3月下旬以來,商南縣構建起縣委統籌主導、專班牽頭主推、黨委(黨組)主責主抓的工作格局,扎實開展學習教育,積極推動成效轉化,促使廣大黨員干部以更優良的作風投身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字為先抓學習研討
學習是解決思想根子問題的前提。為了讓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根基,明確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是“鐵規矩”“硬杠杠”,商南縣“實”字為先,將“學習”貫穿于學習教育過程中。商南縣委常委班子舉辦為期3天的讀書班,堅持在縣委常委會上進行專題學習,示范帶動基層黨組織利用讀書班、集體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開展專題學習2088場次,覆蓋黨員干部1.2萬余人次。
商南縣紀委組織宣講人員到鎮(街道)、部門開展專題宣講50余場次。商南縣委黨校及時開設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課程,到鎮街、部門開展培訓11場次,受訓黨員干部千余人。
除了線下學習,商南縣在縣融媒體中心各宣傳平臺和鎮(街道)、部門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持續轉發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相關制度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具體表現等,動員黨員、干部工作之余積極學習。
同時,縣、鎮、村三級黨組織還圍繞確定的主題,認真開展研討,讓黨員干部交流認識、梳理自身問題不足,提出改進或貫徹措施,以研促學,提升學的質量。
“嚴”字當頭抓問題整改
開展學習教育,問題查、改取得實效是關鍵。
商南縣組織10個鎮(街道)、77個部門,對照“七個聚焦”,對照2個清單28個方面、基層“四風”10種隱形變異表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典型案例等,并結合巡視巡察、審計監督、群眾信訪等反饋的結果,全面認真開展問題查找,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并根據新的要求實施動態更新。在此基礎上,緊密結合實際制定措施,實施整改。推進中,商南縣圍繞集中整治三個重點,結合實際,扎實開展“清理違規借調、表彰獎勵,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切實精文簡會,規范公車公房使用、公務接待”等整治。
為確保問題查得準、整改整治“實”,實行查思想認識、看學習深度,查制度執行、看落實精度,查作風表現、看整改力度,查群眾評價、看滿意程度的“四查四看”機制,對鎮(街道)、部門、村(社區)、學校、醫院等開展全覆蓋督導3輪次。
“融”字為要抓成效轉化
如何檢驗學習教育的成效?
商南縣突出融合結合,把學習教育與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產業發展、防汛防滑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引導激勵黨員干部深入改進作風,煥發出充沛的擔當勁頭,有力推動各項工作,以經濟發展的新進展、城鄉居民的新收獲檢驗學習教育成效。
商南縣縣級領導帶頭走訪調研、現場辦公,帶動165名干部進駐企業、108名部門骨干下沉項目一線,協調辦結項目推進難題45件;整合資金4695萬元支持村集體經濟“擴點增面”,推動139個黨組織扶持產業項目131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商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田培訓說:“開展學習教育為推動中心工作增添了動能,全縣1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穩步推進,已種植食用菌1億袋、養殖經濟魚類480萬尾,部署產業發展等項目92個;預計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5元,同比增長7.2%,位居全市前列。”
“我們謀劃了青山老街康養民宿等項目17個,正在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10件實事硬事;已辦理道路硬化亮化、安全飲水等民生實事128件,排查化解宅基地、林地等糾紛14件。”青山鎮黨委書記殷書寧介紹。
商南縣著力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硬仗,運用“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征集民意1300余條,促使34項便民服務事項“指尖通辦”;運用縣鎮村“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化解矛盾糾紛1834件、解決群眾訴求3041件。
學習教育還讓群眾受惠受益。“我們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主動回應群眾關切的具體行動,從技術、流程、數據三個方面實行防控,構建形成殘疾評定的‘三防’體系,確保殘疾人證等級的客觀精準評定;二季度,13件群眾咨詢或訴求事項,均在48小時內實現辦結。”商南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朱熙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