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陸 波 李立彬 李 翔
居民在社區工廠務工
就業是民生之基,增收是幸福之源。2025年,鎮安縣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多措并舉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組合拳,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富民興縣的新畫卷。
加大招商引資,是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鐵廠鎮鐵廠社區,得益于政府招商引資的社區工廠,今年一開年,60多名農家婦女就實現了社區內就業。
7月10日,陜西一舍客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鎮安生產基地經理彭健說:“我們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去年招商引資落戶在鎮上,目前通過政府支持吸納60多人就業,預計還需要50多人。”
工人賴光霞就是社區工廠的受益者之一。她說:“因為需要照顧家里老人與小孩,無法外出務工。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人,這種感覺真好。”
同樣,在2月份的春風行動招聘會上,鎮安縣組織縣域重點企業陜西歐柏宏利塑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通過招聘會為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當天不少人實現了縣內就業。歐柏宏利塑業有限公司人力主管曹立婭說:“我們公司是位于縣域工業集中區的一家重點企業,此次我們計劃招聘職工60人,主要是輔助類、品控類、技術類,月工資在4500元到8000元。”
除推動本地就業,轉移就業也是富民興縣的重要舉措。今年2月21日,鎮安縣為103名新招聘的商洛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員工舉行歡送儀式,并派專車送他們前往企業。
柴坪鎮安坪村村民彭加慶說:“我在村里專場招聘會報名,政府把崗位信息送到家門口,還安排專車送我們到廠,提供生活必需品,非常貼心。”
鎮安縣達仁鎮獅子口社區居民劉亞洲說:“我2022年通過春風行動招聘會來商洛比亞迪工作,做一線操作工近3年,這里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都不錯,歡迎鎮安老鄉加入。”
在“點對點”轉移就業到市區的同時,蘇陜、寧商、西商也是跨區域轉移就業的重點方向。截至目前,全縣已向西安、榆林、內蒙古、湖南、江蘇等地開展了“點對點”集中輸送,共安排29車次,輸送務工人員971人。這些務工人員在不同地區、不同崗位上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為個人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此外,為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在持續提升“鎮安月嫂”“鎮安采摘工”勞務品牌知名度的基礎上,鎮安縣成立了零工市場,開發了“鎮安零工”小程序。通過舉辦就業援助月、春暖農民工、春風行動、抖音直播帶崗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為市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渠道。截至6月,全縣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萬人,創收5.04億元,有力促進了蘇陜、西商、市內跨縣、跨區域勞務協作,緩解了縣內外企業招工難問題,用心鋪就群眾幸福路。